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分析预测
>商务部施压豆油进口,大豆期市反击战第一枪

商务部施压豆油进口,大豆期市反击战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3-07-05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2月底以来一直走势萎靡的油脂期货,在3月30日下午突然上演一出绝地反弹的大戏。业内人士分析,商务部于次日召开的一场会议乃是这

  2月底以来一直走势萎靡的油脂期货,在3月30日下午突然上演一出绝地反弹的大戏。业内人士分析,商务部于次日召开的一场会议乃是这次异动的源头所在。

  消息人士透露,3月31日,商务部召集十余家油脂企业讨论对大豆油进口进行控制,涉及标准之严厉或将卡断我国绝大部分的豆油进口。在国内大豆产业链主要被外资控制、国产大豆面临困境的背景下,发改委日前刚刚将《油脂油料产业规划(2009-2020)》上报,而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要布局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业内人士分析,此番限制豆油进口,也许是国家为了保护产业打响的大豆反击战第一枪。

  异动后观望

  上述会议召开前的3月30日,敏感的资金即已先行:大连商品交易所油脂板块价量齐动,棕榈油、豆油、菜籽油主力合约纷纷走高。当日豆油成交103万手,是前一日的4倍,而其涨幅也颇为惊人,主力合约豆油1009上涨80元,收于7578元/吨。

  一家以做农产品闻名的大型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商务部的会议已经达成决议: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将对进口毛豆油的质量指标进行严控,溶剂残留超过100ppm将不予卸货。“目前中国进口毛豆油的质量指标基本是300ppm,”中粮张家港油厂的一位经理介绍,“因为溶剂残留在这个范围左右对人体基本无影响,所以我国在进口豆油时一直都没有太强调过这个标准。”

  与此同时,来自若干家期货公司以及贸易企业的消息称,自2010年4月1日起,进口自阿根廷的毛豆油,进口许可证将重新申请,统一由中国商务部(北京)办理,各省厅停止办理各省厅停止办理。

  3月31日及之后的交易日,盘面恢复了平静,甚至出现小幅回调。

  分析师表示,3月31日晚间,美国农业部报告称美国今年大豆播种超预期,这则利空平衡了新规带来的上行动力;此外,现阶段豆油库存仍充裕,即便豆油进口完全取消,短期之内供需面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上述会议短期对油脂期货的影响并不充分,市场观望气氛仍很浓重。

  数据显示,为了支持大豆产业,保证油价稳定,国家于2008、2009年度国家收储了大量的油脂油料,大致推断国家油脂库存水平至少在300万-400万吨的水平,再加上目前50万吨的港口棕榈油、400万-500万吨水平的港口库存大豆,如果停止进口豆油等一切油脂,维持两个月的国内消费市场还不成问题。

  下一个,大豆?

  贸易公司人士透露,如果严格实施上述溶剂残留质量新标准,中国进口的毛豆油“绝大多数都不合格”;九三油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有些已经装船运输的豆油很可能被退回出口国。我国本土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在外资的包抄下全军覆没,九三油脂是当年十强中唯一的幸存者。

  另外,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进口毛豆油约80%来自阿根廷,上述许可权的上收或许会从根本上把豆油进口压制到极低水平。

  虽然没有明令设置配额,但商务部两条新规都指向了豆油进口,原因何在?

  上述九三油脂人士指出,这可能是国家保护油脂产业的布局。事实上,发改委上报的 《油脂油料产业规划 (2009-2020)》,核心内容是确保中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60%食用油自给。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食用油自给率不足50%。2009年,中国进口了816万吨植物油,此外还进口了4,255万吨大豆及上百万吨油菜籽。分析师指出商务部的最新两条规定可能就是这个产业规划的第一步。

  事实上,如果要提高油脂自给率,显然大豆自给是一个重头戏。豆油的进口在整个油脂进口中占到的比重并不是很高,而每年4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能够榨取800万吨的豆油,大豆的进口量达到85%左右。

  上述九三油脂人士指出,目前中国进口的大豆约有50%来自美国,“未来很有可能要限制大豆进口。”但因为进口大豆的各种优势,这种限制可能会局部化。

  “如果进口政策继续收紧的话,豆油会开始涨价。”金鹏期货高级分析师孙琪琳表示,“内外盘已经出现的价格倒挂会更加严重。”

  据记者了解,分析师们对豆油、大豆的判断开始两级分化。“我坚持看空豆类。”中粮期货分析师李建雷等表示,而孙琪琳等人则认为豆油基本面已经向好。然而无论看空看多,下一步政策走向都是所有分析师关心的焦点。“不等到政策明了还不好说。”中国国际期货油脂分析师吴媛瑾表示。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