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家观点
>“动物福利”背后的喜与忧

“动物福利”背后的喜与忧

发布时间:2024-06-11 阅读:(37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近几年不断发生的虐待动物事件,使动物的境遇从未像今天这样牵扯着人们的情绪   动物福利的本意是给动物提供新鲜饮水和粮

  近几年不断发生的虐待动物事件,使动物的境遇从未像今天这样牵扯着人们的情绪 

  动物福利的本意是“给动物提供新鲜饮水和粮食,确保动物健康和活力;提供适当生存环境;做好疾病预防,及时诊治患有疾病的动物等”基本生存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顾宪红

  “如果认为要给动物提供医疗保险、带薪休假那就错了。”

  “动物福利保障不了,人的健康就不能保障,保障人的健康依靠法律是必然的,这是内部逻辑关系。”

  中国兽医协会副秘书长王庆波

  10月28日,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在苏州举行,研讨动物福利,是这次大会一项重要议程。

  从近几年不断曝出的“虐猫”、“虐狗”事件,到今年年初的“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动物的境遇从未像今天这样牵扯着人们的情绪。

  更引人注意的是,我国首部非强制性《动物福利通则》预计将于年底出台。

  虽然动物立法呼声不断高涨,但在立法之前,没有强制力的《动物福利通则》能给动物们带来多少福音,值得关注。

  动物福利近在咫尺

  “只有人才有福利,动物也有福利?就是政府给养猪的补贴吧?”对于动物福利这个概念,养猪户老田这样理解。

  10月20日中午,沈阳气温骤降。

  于洪区高花一个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里,60多岁的田师傅正在大棚里喂猪,“肯定是呼吸道疾病,换季时这种病高发,只有靠药了,这么大的猪要是有个闪失就糟了。”

  田师傅10多年前开始养猪,现在他的猪场有种猪150头,肥猪800多头。“以前认为猪这东西给点好吃的就行,现在想法不同了,还得让它休息好、住好、心情好,这样肉才好吃。”田师傅侃侃而谈。

  田师傅猪舍里每头猪的活动面积是:肥猪0.75平方米到1平方米之间,母猪3平方米到5平方米之间,“科学上就这么定的,不能再小了。”

  他给猪喂的饲料也是目前国内上乘的全价料,猪不但爱吃,瘦肉率也高,猪肉卖相好,口感不错。田师傅告诉记者,政府对养猪的规定逐年增多,比如猪圈的大小、通风情况、如何规范使用兽药、猪的运输、宰杀等方面,规定都很严格,在这种要求下,虽然养猪成本增大,但猪场一步步规范,猪肉质量相应提高。

  对时事不关心的田师傅不知道,“十一五”期间,国家首次把“健康养殖”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他的养殖场正规化改造也始于这期间。彼时,我国动物福利研究也开始得到国家资金支持,更多人加入研究行列。

  而小学文化的田师傅甚至还学会了使用“猪应激综合征”这个概念。

  他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抢食等原因,猪挨打是家常便饭,猪一旦被追打“浑身满脸通红”,体温突然升高,有的还抽搐,后腿蹬直,直到死亡。那时他们都认为猪胆子小,是被吓死了,这样的肉不好吃;还有就是杀猪时,猪长时间拼命地叫、挣扎,肉颜色深,也肯定不好,所以现在都用电击,缩短了猪的痛苦。

  “现在知道了,猪突然受到惊吓,身体里就会分泌毒素,影响肉的口味,这叫猪应激综合征。”田师傅这样理解这个生猪饲养中的概念。

  “只有人才有福利,动物也有福利?就是政府给养猪的补贴吧?”对于动物福利这个概念,他疑惑地摇头。

  田师傅没听说过,也不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但实际上,当他给猪创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好的饲料,猪的心情好了,动物福利在他的养殖场就得到了体现。

  10月17日下午,抚顺市顺城区郊区翟力敏的养鸡场,这个依山而建的养鸡场内分布着矮小的灌木,200多只笨鸡在山坡溜达觅食。

  翟力敏讲解:对于养鸡,养殖密度越小空间越大,鸡活动的自由度就越大,一般的鸡每天最大活动范围在2到3公里内,而鸡舍在几百米内。另外,这个养鸡场上空偶尔会有老鹰盘旋,有了灌木,鸡会有安全感,不会产生应激反应症。

  翟力敏解释市民喜欢吃笨鸡肉的原因:首先散养笨鸡食物来源丰富,饲料、小虫子什么都吃,营养成分摄入多,另外,由于笨鸡活动范围广运动量大,肉里的血氧含量随之提高,肉质红嫩,吃起来不但香还有嚼头。“总而言之,笨鸡的"生活福利"远比鸡舍内饲养的肉食鸡要好得多。”

  但不是所有的鸡都能享受这条件。

  顺城区一家江姓负责人的养鸡场内,2000多只鸡拥挤在面积狭小的空间里站着、叫着。“开灯时,要让灯光慢慢亮起来,关灯时,也不能一下子黑下来。”工人用这种细节性工作减少鸡应激反应,这算是给鸡的一种“福利”。

  被误读的“福利”概念

  “民间、甚至业内对于动物福利定义存在的误解,是推广动物福利和立法的一大障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顾宪红认为。

  10月17日7时许,抚顺市望花区南沟大集人头攒动。一阵撕心裂肺、带着惊恐的狗叫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一戴摩托车帽的中年男子正当场宰杀一只脏兮兮、二尺来长的小白狗:他一只手抓住狗的脖子,一只手挥动锤子猛击狗的头部,然后放血……

  一个鼓鼓囊囊、紧扎袋口的编织袋内,其他小狗挣扎着,另一只待宰的小狗被拴在摩托车轮上,蜷缩着身体看着被宰杀后挂起来的同类。

  对于这种叫声,经常来逛集的人们习以为常,每逢周三,杀戮都要上演。侧目、好奇、躲避、低声谴责、讨价还价,人们反应不一。

  10月28日,距抚顺1900公里外的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如期举行,一个主题为“动物福利—中国兽医面临的新课题”的开放性论坛,引起了政府、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即将于年底发布的我国首部《动物福利通则》,也成为议论焦点。

  虐猫、虐狗事件频发,归真堂活熊取胆引起的轩然大波,使动物福利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动物立法”的呼声不断高涨。

  实际上,改善动物福利工作,政府和有关单位一直在做,只是很少见诸报端,我国首部《动物福利通则》的出台也十分低调。

  贾自力,中国人道屠宰计划的负责人、《食品安全导刊》主编,在他的努力下,我国人道屠宰计划在2007年得以实施。他告诉本报记者,《动物福利通则》2011年6月启动,10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2012年3月又征求相关研究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大专院校专家意见;2012年5月进行预审,修改后报送全国畜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审定,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发布。

  他透露,《通则》给各类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制定了福利标准和评估标准,更重要的是,还对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做了科学的、符合国内行业和公众认知的规定,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术语和定义概念模糊造成的认知差异。

  “动物福利中术语和概念的模糊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动物福利就会被误解,不利于立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顾宪红认为。她也是我国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研究方向创建人。

  顾宪红对动物福利的研究起于15年前,在顾宪红看来,用15年推广一种理念时间显然不够,一个相似的例证是:我国屠宰业引进电击用了40年时间。

  “民间、甚至业内对于动物福利定义存在的误解,是推广动物福利和立法的一大障碍”,顾宪红说,动物福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动物生理上健康和精神上的快乐。这个概念来自国外,大多数国内媒体都将其翻译成动物应享有“五项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疼痛、伤害、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正常行为的自由。

  顾宪红认为,这种翻译曲解了动物福利的含义,按照这种翻译,人们会将动物福利理解为一种比动物基本生存更高的要求,甚至“高不可攀”,进而会有人认为,人的福利还没解决好,怎么能给动物这么高的福利?

  顾宪红理解动物福利的本意是“给动物提供新鲜饮水和粮食,确保动物健康和活力;提供适当生存环境;做好疾病预防,及时诊治患有疾病的动物等”基本生存条件。

  “如果认为要给动物提供医疗保险、带薪休假那就错了。”中国兽医协会副秘书长王庆波赞同顾宪红的结论。

  “沈阳样本”的尴尬

  “你发现受伤的流浪狗自己不收养,送到我这里,证明自己有爱心;我不收留,你却说我没爱心?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我们对动物福利宣传的还不够。”动物救助者蓝羿麟说。

  沈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位于东陵区深井子镇红旗岭山坳里,负责人蓝羿麟对接受记者采访的热情大不如前,甚至出言谨慎。

  “媒体对我保护野生动物进行报道是好事,但客观的讲,由于没有完整理解我的本意,导致市民对我的工作产生误解,结果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他说。

  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蓝羿麟开始关注野生动物的命运,目前这个中心有各种动物3000多只,除了鹅的数量较多,绝大部分是受到伤害的流浪狗。

  双目失明、断腿儿……人能想象到的各种疾病、残疾,几乎都能在这里的狗身上找到。

  “大部分都受到过虐待,有的刚进来见到穿皮鞋的就咬,它肯定被穿皮鞋的踢过,还有的专咬拿棒子的,总之,它们对人充满敌意。”蓝羿麟说。

  快入冬了,蓝羿麟正忙着搭建犬舍:犬舍顶部和门为钢化玻璃,阳光可以直射进来,一部色彩艳丽的滑梯还可以愉悦狗的心情。

  救护中心的动物每天大约要消耗掉2000块钱的粮食,其中大部分是狗粮,这让蓝羿麟感到压力很大,他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工作到处化缘。

  蓝羿麟最初的打算是通过救治野生动物,然后放归自然,他希望人们从这里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善待生命的教育,但他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很多市民把流浪狗当做野生动物,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这里很快狗满为患,病狗没人收养,他只能养着。

  有几次他婉拒市民送狗,有人直接质问他“媒体把你报道的那么好,你凭啥不收留?”更有人干脆把狗扔下后一走了之。

  “你发现受伤的流浪狗自己不收养,送到我这里,证明自己有爱心;我不收留,你却说我没爱心?这个道理讲不通。关心动物福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我们对动物福利宣传的还不够。”蓝羿麟说。

  虽然境遇尴尬,但蓝羿麟已经和教育部门联系,打算让动物福利理念走进中小学课堂,踏踏实实地做好动物福利宣传。

  还需等待的立法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孙全辉博士认为,动物福利理念在民众中的普及程度制约着动物福利立法的进程,理念普及不深入,将来在守法、执法上也会出现问题,因此他认为对立法不能操之过急。

  “究竟是否给动物立法,仍存在很大争议。”顾宪红告诉记者。

  一个例证是,2009年,时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的常纪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出:虐待动物致死情节严重恶劣者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但该稿最终石沉大海,有人认为这个意见稿太超前,给动物的福利高过了人。常纪文陷入舆论漩涡,甚至受到威胁。

  “我的态度是动物福利大多数是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用法律解决不合适,因此不需要立法。”国内一名畜牧行业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一再强调报道时不要署她的名字。很显然,常纪文的遭遇所留下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给动物立法是世界趋势,立法在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孙全辉博士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民间在推广动物福利方面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动物立法进程上明显滞后,目前有效立法只有1989年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大多数动物得不到这部法律的保护,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已经为动物福利立法,这其中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另外我国港澳台地区也有类似立法。

  孙全辉解释,虽然动物福利牵涉道德伦理问题,但最终跟人密切相关,比如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牲畜福利得不到保障,肉的品质必然出问题,并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问题不止于此:欧盟等国家早已设置了动物福利壁垒,这种绿色壁垒要求出口到该国家地区的畜产品,必须符合动物福利规定,作为畜产品出口大国,我国也曾被壁垒挡在门外;另外根据欧盟规定,实验用动物如果没有得到福利保障,用这种动物进行科研研究取得的成果将得不到国际认可。

  “动物福利保障不了,人的健康就不能保障,保障人的健康依靠法律是必然的,这是内部逻辑关系。”中国兽医协会副秘书长王庆波表明观点。

  和民间急于立法相比,专家学者相对冷静。

  孙全辉认为,动物福利理念在民众中的普及程度制约着动物福利立法的进程,理念普及不深入,将来在守法、执法上也会出现问题,因此他认为对立法不能操之过急。

  “有些人喜欢吃笨鸡、笨猪肉,多数是出于新鲜感,从味道角度考量,在国外更多的则是首先想到这种产品是有福利保障的,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孙全辉表示。

  贾自力也认为,目前国内动物福利立法的条件尚不具备,先制定行业标准,再过渡到立法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他介绍,发达国家对动物福利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行业组织,学校,企业交织的应用推广体系;反观我国动物福利研究,一是时间短,其次大多数研究是一些学校的老师在某个领域开展的,得到应用的就更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辽宁省内多所农业科技类院校均无动物福利专业。贾自力透露,目前国内开设动物福利课程的院校不到十家,而且均为选修课,由于动物福利教育的滞后,兽医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动物福利的理念和技术,毕业后无法在工作中应用、宣传,造成公众、企业、政府部门对动物福利理念和技术要求了解很少,甚至是误解。

  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解决。

  孙全辉告诉记者,在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上,国际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兽医协会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具体合作内容包括:在30多所国内高等教育学府开展动物福利课程的调查和研究,成立课题组编写动物福利教材,组织动物福利师资培训,试点并交流动物福利教育实践,普及动物福利课程,推动中国动物福利教育体系的建设。

  “在未来5年的合作中,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动物福利教育跨出一大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国志信心十足。

  中国兽医协会会长贾幼陵对这次合作充满厚望,他认为合作“标志着中国动物福利推广开启新的里程。”

  对于年底即将推出的《动物福利通则》,贾幼陵希望它能为动物立法奠定基础。

  “如果通则出台,立法将暂时被搁置。”有专家分析。

  也有舆论担心:没有强制性做后盾,通则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专家们认为:舆论的谴责,引导公民素质的提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数万只鸡被关在逼仄的空间里,每只鸡仅占有一页小32开作业纸那么大的一点地方,不能走动,不能转身,就那么呆滞地站着。它们在短促的生命里没见过一缕阳光,没见过一片绿叶,没见过一个异性,没有舒展伸过一次懒腰……它们活着不曾有丁点儿快乐。”

  2010年,在参观一家养鸡场后,散文家、诗人李汉荣曾这样描述了鸡的生活。不知道现在这家养鸡场里鸡的福利待遇是否提高。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