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分析预测
>蔬菜储备:平抑淡旺季差额

蔬菜储备:平抑淡旺季差额

发布时间:2022-12-06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7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49.7%。除青菜等叶菜的价格较前期持平外,像大蒜、蘑菇、莴笋、黄瓜、

    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49.7%。除青菜等叶菜的价格较前期持平外,像大蒜、蘑菇、莴笋、黄瓜、西红柿等都比上个月有明显上涨。

  菜价上涨已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从储备到流通再到销售,似乎至今也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案。国务院最近的一次会议指出,稳定菜价措施之一是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蔬菜储备机制能够平抑淡季和旺季的蔬菜价格,或许是一个缓解的好办法。

  张正河认为,从短期来看,“国六条”等措施的实施对于菜价的稳定肯定是有利的。他指出,今年入汛以来,大部分省份洪涝灾害频发、局部地方持续高温,这些突发状况都对蔬菜生产供应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让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并直接拉动近月来的CPI数据。建立蔬菜储备制度不仅有利于调配不同产区的资源,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地产量不均衡的现象。

  “蔬菜储备制度在技术上应该不存在太大阻碍。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储存香菜和菠菜,其他菜种的储存应该也不是难题。”张正河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仍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有专家指出,新鲜蔬菜的储备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叶菜,不同品种的最佳储存温度等条件并不相同,并不能把所有蔬菜放进同一个冷库中。虽然蔬菜储备会减小菜价的波动幅度,但是部分成本的增加最终仍可能由消费者来承担。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蔬菜储备制度是否可行主要依赖于其配套措施是否齐全。首先要保证蔬菜的来源稳定,供应足够大,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可保证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其次,若要从蔬菜产地调运过来,则对物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蔬菜冷链物流建设的同时,改善冷酷等库存设施,这样才能适当有效地延长蔬菜的储存期。

  虽然蔬菜储备会增加其成本,但在旱灾、水灾等突然事件来袭时,如果储备不足,其影响将不是增加成本能够解决的。张正河对记者说,蔬菜储备机制在价格波动的时候尤为奏效。

  近期,随着天气好转,叶类菜生长迅速,蔬菜市场货源充足,蔬菜价格出现下降趋势。据商务部监测,8月9日至15日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缩小,其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7%。

  “但无论是上月的上涨还是近日来的下降,这都只是短期行为。”张正河坦言,自然现象及季节的变换等因素,是人为无法改变也不能控制的,只有未雨绸缪,才是积极应对价格波动的长远之计。

  他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城市蔬菜需求一直靠远距离调运,其中,95%靠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费用占据了蔬菜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国家曾出台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一些鲜活农产品在指定的“绿色通道”公路上行驶,可享受免收或者少收通行费。然而,一旦跨省,绿色通道往往阻碍重重。

  “目前,我国蔬菜产业布局上的不合理,致使物流成本过高,流通环节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人为造成了菜价的不合理上涨。合理产业布局、加快建立储备库也将有力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张正河表示。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汪荣江表示,可以建立包括大蒜在内的大宗蔬菜商品储备制度,以此来减少因市场价格波动给菜农带来的损失。他指出,在发生旱情以及价格波动较大时,可动用国家储备紧急救灾,或者像调节基金一样,在价格高的时候,拿出储备蔬菜进行价格平抑。而如果是价格比较低、农民亏本生产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补贴。这样两头权衡,既能补偿农民生产成本,又能调节市场价格,促进蔬菜价格趋于平稳。

  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国务院此番政策的出台对长期菜价稳定起到的还是指导和规范作用。”张正河说。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