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复苏始终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没有消除,美国的复苏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沼;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也持续放缓…… 应该如何解读当下的世界经济形势?在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深层次影响下,中国经济应该如何避免下行趋势?这一连串问题不仅事关中国经济,也是全球各个国家关注的。本周一,在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2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趋势未明的全球经济轨迹”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数位经济学专家就以上问题展开观点交锋。 债务危机是因为“改革少、乱花钱多” 全球化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捆绑在了一起,不可分割,不管是源起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是席卷欧洲的债务危机,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难独善其身。 “我前几年就说过2012年会有债务危机。”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发言延续了他一贯的尖锐和犀利:“因为我看到世界各国政府都是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说白了就是印钞票来撑经济,改革少、乱花钱多,这其实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更深的洞,等钱烧完之后,会跌得更惨。于是,我们今天就看到了债务危机的到来。”谢国忠大胆预言,意大利经济下个月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大。在他看来,欧洲患的是慢性病,意大利的问题就是非常长期的经济低迷,过去15年经济没有增长过,是靠世界第三大的巨额债务支撑着。 欧洲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胡一帆给出的对策是“以金钱买时间”,欧洲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她看来,虽然欧盟峰会最新达成的1200亿欧元经济增长计划对于整个欧元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是一个方向,重新找到经济增长点的方向。至于复苏的过程,肯定会有不断的反复,“我们预期,欧债危机在今后十年内都可能反反复复,欧洲在十年内都可能保持非常低的增长率”。 更让全球经济学家悲观的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危机一再发酵的同时,金砖四国也遭遇困境。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印度的货币贬值了20%,俄罗斯、巴西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谢国忠警告说:“印度货币再贬值20%的话,经济就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与其他三国一样,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相当严峻,人民币虽然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但贬值压力也不小,我国外汇储备的数据也在下降,在胡一帆看来,“中国经济从四月份开始已经能看到实体经济非常大步的后退,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话,会成为压垮全球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她和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都认为,这个“如果”不会发生,中国经济会放缓,但不会硬着陆。李迅雷说,没有财政危机就不会有金融危机,虽然中国面临很多问题,但我们的财政状况非常好,债务水平也不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下一步我们有能力解决由经济减速引发的各种问题。 贸易缩水带来连锁效应 美国的问题、欧洲的问题、新兴国家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IMF驻华代表司马喆指出,非常直观的一点是,全球需求骤降,中国贸易伙伴的需求缩水,中国的出口增长不会像以前那么强劲了。 最近7个月连续下降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在明白无误地揭示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认为有三大原因:第一,全球经济减速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第二,相关部门对房地产进行着严格的调控,由于房地产的产业链比较长,对上下游多个行业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三,从去年年底开始,针对通货膨胀率比较高等问题,政府采取了紧缩政策。这三个原因合力作用之下,造成当前我国经济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则把2012年中国经济遭遇的困难归结于更深层次的内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随着全球经济一起下探,而“四万亿”的刺激计划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反弹,这个“V字型”走得非常陡,“中国几乎没有经历任何筑底的过程。因为没有筑底,所以这种复苏不可持续。世界经济一旦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就会风雨飘摇”。他还预测,“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还可能进一步放缓,全年要维持8%以上的GDP增长,估计比较困难”。 对于中国GDP增速可能告别“8%时代”的预估,经济学家们相当一致。李迅雷表示,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可以持续,但增速肯定要下一个台阶。从2012年到2020年,都是一个经济调整的过程,这是对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一种调整。他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会是一个“浅U型”走势,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在7.5%,三季度为7.6%,四季度达到8.0%,全年增速可能略低于8%。“而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中长期来讲,可能是5%-6%的增长速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同样认为二季度是今年的底,三四季度可能回升,但回升力度不会太大。二、三、四季度的GDP增速预计分别为7.5%、7.8%和7.9%,全年接近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驻华代表马?稍稍乐观:“我们认为,二季度触底后,中国经济全年能保住8%的GDP增长。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开始复苏,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二是中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力度,中国政府继续微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帮助中国实现8%的增长。” 不能指望下一个“四万亿” 应对当下经济下滑的风险,不能再指望另一个“四万亿”是普遍共识。一是因为,2009年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后遗症”已经显现。二是因为,现在我们也拿不出“四万亿”那么大笔的资金了。袁志刚引用了中金公司的相关研究称:“今年的刺激力度跟2009年比,会大打折扣,2009年时的刺激力度相当于GDP的17%,而这次估计只能达到GDP的3.4%。” 那么,应对下行趋势,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袁志刚给出的答案是短期减税、长期改革。在袁志刚看来,这一次的经济下滑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经营每况愈下,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非常差。凯恩斯曾说过,经济的繁荣不在于总量的扩张而在于企业利润的提升。由此可见,微观层面的企业生存非常关键,“我认为,现在除了减税,还需要打破垄断,让民营经济能够进入更多领域。”而从长期来看,则毫无疑问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的改革,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些方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是为今后的发展筑好底,可以断言,如果底没能筑好,中国未来不会有较快的经济增长。”袁志刚也一再强调,宏观调控要谨慎,政策的调整不应动作过大、幅度过大,尤其不要再出现2009年时那种过猛的调控。 李迅雷认同袁志刚的看法。一是反对再搞一个“四万亿”,对于中国结构性的问题,“四万亿”并不能解决问题。二是赞成减税,为什么要减税?这是因为中国在粗钢产量达到峰值回落后,已确认步入重工业化的后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劳动者的报酬水平上升,而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这一趋势不可逆,因此需要给企业减负。 另一方面,专家们也都提到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性。马?认为,为了让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加平衡和可持续,中国需要提升家庭收入、减少储蓄,进而推进消费。“中国从投资导向转向消费导向,这个变化越快对中国经济越好、对于新兴经济体也越好。”不过,袁志刚对消费的启动并不乐观,他表示,近期内或者说2015年前,想要通过居民消费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可能。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