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家观点
>远见者先行 价值链取胜- 2012年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采访手记

远见者先行 价值链取胜- 2012年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采访手记

发布时间:2024-06-09 阅读:(6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导语:  - 2012年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采访手记  记者手记:中国畜牧水产养殖产业经历了30多年的

  导语:

  - 2012年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采访手记

  记者手记:中国畜牧水产养殖产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目前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节点。有关资料显示,未来20年,养殖业在我国农业中将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值此畜牧水产行业转型之际,记者获悉“2012年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建设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7月25-29日在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四川九寨沟召开,本次论坛将会带给业内哪些新鲜的内容和思考?现代农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和表现方式将是什么?如何看待转型中的中国农牧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几经辗转,记者终于在会前采访了本次论坛组委会秘书长、业内知名的留美博士、年轻的免疫营养专家和农牧行业技术管理优秀代表,现任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总裁助理、饲料专业化发展中心总经理易敢峰博士(以下简称易博士)。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论坛承办单位代表、论坛执行主席,国内优秀饲料功能性原料和添加剂供应商北京都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鸣先生(以下简称孙总)。

  

  分享经验 打造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您作为论坛组委会的秘书长,能否介绍下本次论坛的背景?

  :这个论坛是公益性的,我们希望把国内外顶级农牧企业的先进技术、营养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格局和社会责任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等优秀做法介绍给行业,目的是为行业做贡献,让优秀企业在成长为卓越企业的路上增加阅历、提高视野,让大家共同进步和提升,创建一个良性的行业氛围。

  这两年来,我们看到行业的变化很快。对比2010年的论坛,我们意识到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技术不是一个企业竞争的全部。从国外企业来看,技术的权重只占企业综合能力的40%左右,其他如原料采购和物流配送、系统成本控制能力、质量保证和追溯体系、资源组织、垂直整合产业链条价值的优化等要素占60%。因此,未来是企业理念、人才、系统、机制、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欧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状况正是我们中国现在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中国跟国外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有大约20~30年的差距。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邀请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中国产业链建设的高级管理者和专家来介绍他们的经验,以提升中国未来畜禽和水产产业链价值,推动行业未来科技和商业模式及社会责任与理念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博导和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教授在2011年的新希望六和年会上谈到,中国现代化最大的瓶颈是农民问题,最有潜力成长的大产业是农业产业。“世界级农牧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历史表明,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大,潜力大,能出一批世界级的百年老店企业”,这段评论和期许发人深思。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加,汽车消费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个人财富高速积累,高科技的太空探索和深海探险举世瞩目,但外国记者非常简单的评论和报道说“中国为何不能控制和保证与生活质量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这让我们这些现代农牧人显得非常尴尬和窘迫。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现代规模化养殖、释放终端力量,如何改变农牧增长方式实现低碳环保高效成长,如何打造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价值创造体能,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何提高农业产业供应链和实现流通服务增值,如何提高农业产业价值链从单一到复合价值链的管理能力,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和金融与资本产业的融合和整合,如何保证和控制饲料和食品安全,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总成本领先和核心竞争能力?如何践行商业理念和模式的再造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农牧企业  怀着这些思考,我们特意邀请世界顶级农牧企业管理者和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分享经验。

  :首先,策划这次论坛,我们带着很强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们也期待成为安全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至少能保证我们和家人日常生活中不出现不必要的烦恼和担心。我们并不是基于个人或者公司能从这个会上获得什么,也抛弃很多会议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操作手法。正好借助于易博士多年积累的国际资源和平台,我们联合全国几家优秀的饲料上游供应商、产业链的践行企业和国外的优秀农牧企业,共同花费近200万元组织行业精英和极具成长潜力、有责任心的企业代表免费参加本次论坛。选择九寨沟,也是让大家在宁静的空间和环境中有更踏实的感受和思考。其次,欧美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将来,我们的农牧行业演变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事情的发展变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更愿意参与、见证这样的变革,推动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另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易博士通过他广泛的国际交往和国内行业优秀企业交流,邀请到国际上有强大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链公司的领导者、国内外行业和学术专家,把他们的理念和践行真谛带给我们行业,这也是整个行业的福音。作为会议的承办单位,我们都愿意用积极和公益的心态跟业内同仁分享知识。

  2010年的论坛主要是围绕营养免疫和现代饲料加工技术交流。比如把营养分为免疫营养,环境营养,生长营养和应激调控下的营养理念等,这些观点和理念得到了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同。如何提高我们的价值竞争能力,降低产业链条成本,合理进口使用国际原料,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2010年我们邀请专家介绍美国的DDGS应用,乳仔猪可用到15%~20%,中大猪用到30%,母猪用到40%时,大家比较震撼。这2年中国的应用虽然还没有这么多,但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小麦使用和乳制品的选择利用,功能性脂肪酸的选择以及净能体系的使用,都在今天得到快速的践行和价值创造。膨化加工技术在中国南方水产饲料和乳仔猪原料利用提升方面得到见证。酶制剂、乳化剂、酸制剂、微生态产品、酵母产品等后抗生素时代产品对饲料价值的提升,药残的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的保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0年的基础上,我们收集整理了很多与会者和行业的反馈,因此这次我们选择的视角更宽更广,把会议提升到产业链建设和价值品牌构建的高度。

  

  行业的升级压力 也是企业的机会

  :易博士和孙总提到了两点,一是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推动行业发展,二是对于中国来说行业演变越来越快,危机感重重。作为业内资深专家,您觉得目前中国畜牧、水产行业内外部的环境和变化特征主要有哪些?

  :外部影响畜牧、水产行业的因素很多,并且错综复杂。总体来看,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全球原材料资源处于紧平衡(尤其是今年谷物及其副产品、鱼粉等资源短缺),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加之消费者营养需求转变,以及对食品安全关注日益提升,包括政策调控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农牧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走势。

  有资料显示,2011-2015年,中国肉、蛋、奶产量需要增长30%左右才能满足不断城镇化和饮食结构调整的需求,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都是有限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大、消费者更加理性和关注源头。因此,需要我们科技创新、高效生产、资源整合、产业提升、价值成长,品牌提升。恰如彭教授所说,这个行业真的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这么广阔的市场里,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反思:过去的传统养殖以及饲料生产和屠宰加工是低成本、轻资产、劳动密集型为主导,未来这种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现在的养殖成本在提高,山东的养禽和广东的水产养殖都是高成本投入高效产出;用工成本在提高,现在广东很多湖南人和四川人都回老家了,在当地打工收入每天100~150元,不愿意出来打工(出口也在减缓);饲料、养殖、兽药疫苗,屠宰加工的进入门槛都在提高,中国大量进口原料  以上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效率问题和安全问题。

  从美国、加拿大的经验来看,养殖模式是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欧洲国家荷兰、德国、法国等是适度规模经营;日本、韩国等是集约化经营;要想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发展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是出路,所以我觉得目前中国的畜牧业生产处在农业工业化的初级年代。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化、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规范化、产业链化,从畜禽生产垂直整合价值链中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价值从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并实行可持续性增长。

  :“畜牧业生产处在农业工业化的初级年代”这种说法非常新颖,我们都知道饲料生产是属于工业,畜牧业是千家万户在养殖,如何实现?

  :畜牧生产工业化的迹象是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开始,国家开始规范养殖奶牛产业。比如奶牛,以前养殖户养几十头奶牛,现在的奶牛养殖小区基本是300头以上。比如肉鸡的规模化,山东的规模化发展很快,3年前不到10%,目前达到50%~60%,而且每批次的规模从2万只以下变为6万~30万只为主体。规模化肉鸭养殖(网上和地面养殖)也在快速成长。家禽规模化养殖配套的是散装饲料配送体系和畜禽舍的自动控制和饲喂系统的升级(自动温度、通风、饮水、采食、清粪等控制系统)。目前规模化养猪的分水岭是300~500头母猪规模,从而达到年出栏5 000~10 000头,这样规模的养殖户未来10年会达到1万家,出栏1亿头猪。中国未来要至少增加出20家像温氏集团这样的企业,每家出栏500万头生猪,并实施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从种猪、商品养殖、饲料供应、疫苗兽药保证、屠宰加工、深加工、流通体系、品牌和安全保证的全产业链模式)。

  那么,谁来组织农民有效的生产?要提供给农户高质量和安全的饲料、疫苗,大规模有监控的屠宰加工,还要解决资金、土地、环保、技术管理等等问题。必须有大型的农牧企业来系统组织资源,要增加农牧资本的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并规范和升级养殖模式,严格饲料和食品安全管控和追溯体系,并考虑和大的屠宰加工企业有机结合,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会有序有利、利国利民,实现可持续性。

  中国的农牧企业正在转变,从饲料企业的投资就可以看出来,过去一个工厂投资2 000万~3 000万,现在投资至少6 000万~8000万,甚至达到1.5亿~2亿(如海大、扬翔、六和、希望、大成、正大、铁骑力士、特驱、九鼎、大北农、普瑞纳、禾丰、恒兴、粤海、通威、双胞胎、加大、八维、旺大、正大康地、金钱、泰高、福喜、圣龙、中粮、蓝宝、唐人神、谷实、三旺、大象等一批国内外企业)。现在饲料工厂专业性更强,投资更大,自动和智能化程度更高,产品结构更优化,导致运行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更高。这里劳动力是很大的因素,薪水比3年前涨了至少1倍,此外,肉蛋奶需求增加,商业饲料需求增加,全价颗粒配合饲料转变速度很快,大量的散养户退出养殖市场和小型规模的饲料企业竞争力差,导致很多大型饲料厂产能紧张。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这样看来,我们行业内的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会都不小,本次论坛演讲嘉宾会带来哪些精彩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很多国外的农牧资本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如中国很多优秀农牧企业都有外资投入),中国也有大量的企业在国际上寻求收购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公司,大家在寻求与世界接轨,世界也看好中国市场。通过交流才能不断了解,不断进步,获取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优秀农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包括美国最大的生猪产业链公司Smithfield Foods Inc. (每年养猪1600万头,屠宰生猪3000万头)和第五大的家禽公司Wayne Farms LLC (每年养殖和屠宰肉鸡5亿只),加拿大最大的食品公司和生猪产业链企业-Aliments Breton Foods Canada - Genetiporc Inc. (每年养殖和屠宰生猪120万头),欧洲最大的食品公司Vion Ingredient (每年养殖和屠宰生猪和肉牛3000万头),全球第二大的法国育种集团Groupe Grimaud Inc.,日本最大的饲料和食品精密分析仪器供应商Shimadzu Inc., 中国优秀产业链代表企业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年产饲料1200万吨并屠宰鸡鸭八亿只)、海大集团(年产饲料近500万吨并提供水产鱼和对虾种苗100多亿尾)、扬翔集团(年产饲料150万吨并生产种猪3万多头)。我们也邀请国内外顶级的畜禽和水产专家包括猪的免疫营养和肠道健康专家澳大利亚的John Pluske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教授,中国现代化养猪的代表企业赛博迪科技有限公司的孙玉贤博士(前Topigs中国区总裁)等给大家带来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和展望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另外,我们还特意安排了关于“如何提升中国畜牧与水产产业价值链-我们的实践和未来”的高层圆桌论坛,介时,行业同仁都可以亲耳聆听全球现代农牧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对中国农牧产业链未来判断,也可以和他们当面沟通以解迷惑。

  我们邀请的专家有全球顶级农牧企业高层管理者,也有全球权威的专家讲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们邀请全国前100强的饲料企业和畜禽与水产一条龙企业高层管理者,面对未来10年的发展提出思考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命题。

  我们看到国外企业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利润率好,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对消费者能发自内心的真诚承诺,对社会具有极佳的责任感。这些企业对产业链整个系统非常了解,研发和品牌价值建设巨大,在整个运行上同别人相比是有很大优势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为我用,如何借他们的经验来提升我们自己的竞争能力,不断思考我们如何变化创新,打造现代农牧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和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数据管理和云计算平台、创新机制平台、人才使用和激励平台、国内外合作平台、现代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平台、产品检测体系和QAQC平台,以及品牌价值链建设平台等都具有深远的时效和长远意义。

  :本次论坛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好的题目和内容。大家可以从不同优秀农牧管理大师和专家的演讲和论坛中,吸取优秀的观点和理念、领悟和感受核心价值,启迪我们的思考和未来,而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内容。系统地有深度和宽度的思考,在宁静中思索和探求,和顶级高手的论剑与切磋,和大师的面对面沟通,国际化的资源和全球化的视野,都是我们希望和盼望带给大家的。未来的竞争是核心技术、人才和系统能力的竞争,商业运作靠单点取厚利是不行的,要靠多点取薄利,系统取价值力才可以。

  :产业链的竞争受资金、资源、市场、组织能力、管理、技术、品牌影响力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过去的养殖户规模过大,过去10年是3000万猪养殖户,现在是400~500万,未来要下降到100到200万;美国20世纪70年代是70万户,现在是7万户,更重要的是平均每批次出栏4000头生猪以上的占90%以上。欧美现在平均每户猪出栏1000头以上,丹麦4000头,中国平均在100头,很显然,这里的生产组织和综合实力与系统能力是不一样的。如何有效的组织农户大规模的商业生产,来满足未来高端和安全的肉蛋奶需求,这里面有很多提升的机会。

  :面对机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这次论坛所有的参会嘉宾都是VIP实名邀请的,希望国内的践行者可把国外先进的理念在国内生根发芽。

  采访最后,易博士深有感悟的讲到,西方人的求知哲学是:信,则得以见。中国人的求知哲学是: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这段话是说:中国的学习习惯是眼见为实,这就涉及到能不能看到,看到了,能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看到现象背后的逻辑。易博士希望能有更多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共鸣,取长补短,相互切磋,登高望远,这必定能为中国农牧行业带来更多整体的提升。

  本次邀请的欧美几家产业链公司的一个屠宰场能投资2亿~3亿美金,中国投资3000万~5000万人民币,只有20%~30%的投资额度,这里的道理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可以把国外先进、优秀的东西告诉国内没有看到的人,希望听到的人能践行,希望大家都有收获,怀着美丽的心情而来,带着收获回去。

  这段话也让记者想起此前听到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的评论:过去30年,中国农牧企业的成功靠战术,未来30年,中国农牧企业的成功靠战略。所谓远见者先行,更希望价值链取胜。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