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行情
>农业 在标准化之路上探索前行

农业 在标准化之路上探索前行

发布时间:2024-05-18 阅读:(91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分享到:用上了新式的活框蜂箱后,刘庆斌家的蜂蜜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蒋黛摄记者蒋黛实习生孟新媛农户刘庆斌的养蜂之道从周至

分享到:

用上了新式的活框蜂箱后,刘庆斌家的蜂蜜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蒋黛摄

记者蒋黛实习生孟新媛

农户刘庆斌的养蜂之道

从周至县马召镇出发,沿着九曲回旋的盘山公路向秦岭深处行驶,溯着黑河之水蜿蜒而上,清澈的水流时而潺潺低语,时而波涛翻滚,近2小时的车程后,弃车顺着山间小道步行十五分钟,便到了蜂农刘庆斌的家。

这里隶属于周至县板房镇高潮村,距离马召镇大约60余公里,每天只有一趟公交车从此经过。全村仅有30多户人家,却居住的相当分散,刘庆斌需步行1公里的山路,才能去离自己最近的邻居家串一次门。

除了在屋外的两亩地里种些玉米、蔬菜供自家食用外,养蜂是刘庆斌的主业。在他房前的空地、屋后的小山坡上,数十个蜂箱有序地摆放开来,形状却各不相同。“养蜂是我们村里的老传统,全村30多户人,20多户都在养。”从2002年起,刘庆斌就开始了他的养蜂生涯。“自己上山砍一棵树,将一段树干劈开,中间掏空横放,再留上一个小缝供蜜蜂进出,这种老式蜂箱村里人沿用了很多年,但取蜜麻烦,产量低、浪费多,确实不太好用。”刘庆斌说,那时家里自己做的蜂箱有10来个,每年一共产200-300斤蜜,“我们这里偏远,蜂蜜不好卖,价格也不高,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这使得刘庆斌一家的生活十分窘迫。到2008年,听说有一种方形蜂箱能提高蜂蜜的产量,刘庆斌便尝试着自己动手做起新蜂箱来:“自己砍些木头,刨成木板订起来,中间做上隔断,方便蜜蜂筑巢,”他一边说,一边向记者伸出右手,“为了做蜂箱,还让电刨子截断了两根手指头。”

就在刘庆斌靠着传统经验和四处打听来的新消息,在黑暗中艰难摸索着养蜂之道时,他所在的板房镇及周围的三个镇子,已悄然被纳入了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在质监部门的组织下,这些蜂农之中代代相传的养蜂技法,经过专家的多次走访调研、总结改进后,形成了《中蜂养殖技术规程》并发布为西安市农业地方标准,而高潮村也和其他两个村子一起,成为了第一批中蜂养殖示范村。

有了白纸黑字的《技术规程》,加上专家们多次前来进行培训指导,还赠送了养殖知识的专业书籍,刘庆斌如同看到了夜航中的灯塔,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和要领。今年上半年,县里还专程给每户蜂农送来10个崭新的活框蜂箱,加上家中现有的50来个蜂箱,刘庆斌全部按照专家教的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每年至少能产蜜3000斤。“现在成了示范区,不再是大山里的散户,宣传的多了,来买蜂蜜的客商也多了,蜜价涨到了20元/斤,还供不应求,根本不愁卖。”

如今,在刘庆斌家的大门边,挂上了“标准化农业示范户”的红牌匾,对于在大山中种地养蜂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来说,究竟什么是“标准化农业”,刘庆斌并不甚明了。但在这个朴素的庄稼人心中,自己和周围乡亲们的生活,的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从“不标准”到“标准”?

刘庆斌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只是我市农业标准化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农户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沿袭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经验耕种养殖,或许很多人都没曾想到过,有一天,农业也能够像工业一样,进入标准化作业的时代。事实上,我市的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自2007年正式颁布《西安市农业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起,就已全面展开,制修订了包括林业、种植业、水产业、养殖业等一系列农业地方标准,一批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也在建设当中。“从1999年,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周至猕猴桃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始实施至今,现已有24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区,其中5个为在建项目。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和带动作用,为农户带来了实在的效益,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在采访中,西安市质监局标准处相关负责人欣喜地对记者说。“我们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帮助其依循标准进行操作生产,无论从农产品的产量还是质量上,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由于农业有着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点,农民们大多有自己的经验和旧传统,因而从引导他们“不标准”到“标准”,也并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首先要通过专家的多次调研、征求意见,制定出某种农产品适合我市自然条件的种植或养殖标准,然后利用这一标准,从工作流程、管理方式、技术操作等多个方面,对农户进行指导和规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通过观摩、培训、宣传,告诉农户作物怎么种、动物怎么养;人员怎样分工、职责怎样明确,怎样规范管理……说服农户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相应调整,按照我们的标准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户太八号”的带动效应

金秋十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位于户县的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内,500亩的葡萄园里,沉甸甸的紫葡萄已经挂满了枝头,每串葡萄上都包裹着从幼果期就穿上的纸质“外衣”,摘下一串,整齐饱满的颗粒缀在枝上,闻起来香气袭人,吃起来香甜可口。“如今的葡萄,不仅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也上去了。尤其是最近三五年,随着‘户太八号品种的广为人知,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番,依然供不应求。今年的葡萄还没摘下来,购买的人就已经排起了长队。”站在葡萄园外,看着络绎不绝的采购者,研究所副所长纪文燕显得十分高兴。这是我市较早起步的几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其采用了科研机构+农户的独特发展模式,充分带动了整个区域的葡萄种植积极性。

“上世纪80年代,这里原本是一处老农场,农场的主人纪俭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培育出了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户太八号品种,我们便收集他的操作方法和技术经验,制定成书面规程,将户太八号的种植技术标准推广到了全县。”户县质监局综合科李军科长告诉记者,自从建立起标准化示范区以来,“户太八号”葡萄的名声打响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的多了,周围的其他群众看到了好处,也纷纷种植起葡萄来。“发展到现在,已带动了5000多农户按标准组织生产葡萄,全县标准化管理种植面积已有1.5万亩,亩均收入达到6000元,不仅取得了预期的示范效果,也收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在平坦宽阔的环山旅游公路两侧,一驶入户县境内,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路边有农户摆开摊点,一边沿街售卖包装好的“户太八号”葡萄,一边邀请来往游客去自家的葡萄园里采摘尝鲜。“这几年,县上种葡萄的乡亲越来越多,我们也要起好示范带头作用。”纪文燕说,除了在每年三四月间,固定举办几次免费培训会外,平时只要有农户前来观摩学习,自己都会随时免费教授其栽培技术。“帮助他们按照规范标准的流程,种出和我们这里一样高品质的葡萄来。”

监管和规范需要持续过程

“如今,标准化的农业种植势头很好,但如何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是每一个标准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采访中,户县质监局副局长邓文伟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就以‘户太八号葡萄为例,这几年牌子响了,不愁卖了,尤其是今年,‘户县葡萄被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了,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又要如何让每户农民都能严格按照标准种植,保质保量,避免砸了这块金字招牌呢?”邓文伟说,这不仅需要严格要求各个示范点起好带头作用,不断更新栽培技术,进行广泛宣传,还需要质监部门下大力气,对种植出的产品及其衍生品进行统一监管。“但凡要用‘户县葡萄这个名称的,都得经过检验,确认其种植流程规范、品质过硬。”与此同时,邓文伟表示,由葡萄所衍生出的其他加工产品,也亟须列入统一监管范围内来:“比如一些农户在自家酿造的葡萄汁、葡萄酒等,虽然原料是‘户太八号葡萄,但如果酿造工艺不按照标准来,可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这些难以保证质量的产品流入了市场,最终深受其害的,仍然是普通农民。

除了需要加大农产品及资金的监管力度之外,标准化专项资金的缺乏也是始终困扰农业标准化推广的一个大问题。在采访中,西安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对于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批准部门,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但市级示范区却一直没有专项补助。“从一个普通农户变成一个标准化示范点,除了需要改进种植或养殖技术,进行规范化生产之外,还有许多硬件设施需要配备,如符合标准的蔬菜大棚、养殖设备等等,这些如果要求农户自己购买,在没有看到实际效益之前,难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能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农民一定的支持,则更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势必起到更好地推动作用。

核心提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几年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先进管理体系的引入,农业这项原本极其依赖传统经验技术的生产活动,也逐渐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定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向农民推广,并用于日常的耕种养殖活动当中,最终便能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以供应市场。而这一标准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

作者:蒋黛孟新媛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