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1263342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国内动态
>农村金融发展仍任重道远

农村金融发展仍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3-01-30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6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来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薄弱环节的农村经济,面临着大好发展时机。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来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薄弱环节的农村经济,面临着大好发展时机。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我国的农村金融究竟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当前又面临哪些困难?

  9月14日,由中国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共同主办的“农村金融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精彩的探讨。

  政策春风推动农村金融走出一片天地“农村金融领域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副主任姜丽明说,“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金融服务产品日益丰富,农村贷款难问题逐步缓解,农村金融呈现出难得发展好局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据介绍,目前全国县城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达到12.7万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5.7%,有9个省份实现机构全覆盖,25个省份实现了服务全覆盖,农村储蓄服务基本得到满足,多层次信贷市场逐步形成,涉农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率32.7%。

  上述一系列的数据告诉人们,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获得金融服务对于朴实的农民来讲,变得更加实在和频繁,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农村金融发展获得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货币、监管、财政政策“三管齐下”,已经逐步形成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引人关注的一个数据是,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资金接近120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6倍。除了货币、监管领域的政策支持,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也不可忽视。

  中国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在会上说:“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成效,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发展。一是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网点覆盖广度扩大,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初见端倪。二是农村信贷、农业保险等业务迅速拓展,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观念和信用意识提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实现金融持续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保障。”我们看到,这些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我国政府利用适当的政策杠杆,撬动了市场资源向农村的流入。

  面对“三农”新特点农村金融尚显“稚嫩”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步伐还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机构覆盖率低、供求失衡、竞争力不足、效率低下仍是普遍现象。

  正如孙晓霞所言:“除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总量和持续发展能力仍显不足之外,更为突出的不足在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尚不完全适应‘三农’特点。”她认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机制尚未形成,金融机构支农动力仍显不足,金融产品不能普遍适应“三农”特点等。

  除了不能适应“三农”特点之外,我国农村金融还存在着其他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表示,当前农民和微小企业贷款难仍未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机构和人员质量偏差、风险偏高;扶贫贷款等政策性金融有所改进,改革仍需深化,效果仍有待改善;农村贷款投放不足,“三农”金融服务较弱,农村资金外流仍然严重;农业保险成效不显著;借贷双方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诚信观念有待提高,征信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不适合金融需求和机构多层次的要求。

  寻找突破口农村金融亟待发育成熟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期待农村金融的成熟与完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寻求突破口,势在必行。

  孙晓霞表示,要灵活运用财政杠杆与金融政策,实现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供给规模的突破。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突破。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实现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风险机制的突破。“财政政策着眼于运用公共资源,发挥示范效应和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源流向‘三农’。”孙晓霞如是说。

  对于今后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姜丽明则表示,在金融市场上,要注重培育层次性;在组织体系上,更注重培育互补性;在金融服务上,要注重践行普惠性;在扶持政策上,要注重提高持续性;在监管制度上,要注重分类有效性;在外部环境上,要注重统筹协调性。

  看来,构筑完善成熟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困难,亟待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